紫牛評紫金 | 全劇30多處高音唱腔,京劇《詩文會》這樣征服觀眾
10月11日,作為2025紫金文化藝術節(jié)會演展演劇目,江蘇省演藝集團京劇院攜張派名劇《詩文會》登陸無錫市江陰大劇院,婉轉悠揚的唱腔、跌宕起伏的劇情與演員們精湛細膩的表演,看得觀眾如癡如醉。
《詩文會》脫胎于明代傳奇《綠牡丹》,被譽為“中國十大古典喜劇”之一,以才女車靜芳借詩文甄選佳婿為主線,串聯起一連串充滿巧思的巧合與誤會,是一部兼具思想深度與詼諧趣味的輕喜劇。
/strip/ignore-error/1|imageslim"/>
江蘇省演藝集團京劇院《詩文會》保留經典核心內容,進行精心整理改編,特邀京劇名家張建強擔任改編及導演,梳理原劇本,精簡冗余,使情節(jié)更為緊湊連貫。昆曲名家、梅花獎得主孔愛萍擔任表演指導,在傳承傳統(tǒng)表演程式的同時,根據角色特點進行適度創(chuàng)新。天津青年京劇團一級演奏員朱建中與天津京劇院優(yōu)秀青年唱腔設計祝福對唱腔音樂進行調整優(yōu)化。
作為張派藝術的代表性劇目,《詩文會》的核心亮點集中在豐富的唱段設計上,全劇唱腔高亢明亮又不失柔美,近30處高音區(qū)位的唱腔,不少唱段開場即高音,盡展張派聲腔剛健委婉、俏麗清新的風格,也因演唱難度極高,成為檢驗張派演員功底的“試金石”。
張婷飾演的車靜芳通過婉轉的唱腔和層層遞進的情感腔調,與其端莊且輕盈的舞姿相結合,讓觀眾在視覺和聽覺兩個層面感受到了角色的魅力和鮮活。張婷,作為張君秋先生的第三代嫡傳弟子,她對于復排經典劇目有著獨到的見解,她認為傳承與創(chuàng)新并不是矛盾的,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。
/strip/ignore-error/1|imageslim"/>
楊楠在飾演謝瑛的角色時,靈動的展現了文人書生的才氣,例如“詩文會李代桃僵非本愿”這一核心唱段,他通過真假聲轉換與氣口的調整,展現了清透但不失正氣的唱腔魅力。演員們都展現了張派聲腔剛勁有力、委婉清秀的獨特風格。
輕簡的舞臺也得到了年輕戲迷們的點贊,舞臺設計簡約素雅,人物妝容貼合角色設定,戲服精美卻也不失傳統(tǒng)特色。舞臺上沒有繁復的布景,僅憑幾張桌椅,幾縷水袖,就將劇情鋪陳的恰到好處。在“簾試”這一場景中,珠簾將舞臺空間巧妙的分隔開來,是一種獨特的舞臺調度方式,將戲曲傳統(tǒng)美學和導演所暗含的現代化表達進行了結合。
對很多觀眾來說,這部作品不僅僅是一部傳統(tǒng)的京劇,還在于它用喜劇的外殼包含了深刻的內核,不僅展現了傳統(tǒng)戲曲之美,也含著一定的戲劇張力,讓人看完覺得余韻繞梁。
實習生 雍茜如
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
校對 石偉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