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八開播!張譯、李光潔、蔣欣同臺飆戲
要說娛樂圈里誰最像“破案專業(yè)戶”,恐怕張譯一出場,其他人都得靠邊站。這位演員不管穿不穿警服,眼神一亮,觀眾立刻就知道:這案子,八成要破了。從《狂飆》里的安欣,到《三大隊》的程兵,再到如今的檢察官洪亮,他幾乎演出了中國刑偵劇的進化史。而這次他不再追著罪犯滿街跑,而是拿起法律當武器,把目光對準更深的黑暗?!?a target="_blank" href="/kka/277093.html" title="以法之名">以法之名》,正是他的新“戰(zhàn)場”。
這部劇的故事設定在海東省,一開場就沒有鋪墊,直接丟出一個重磅炸彈——“萬氏集團涉黑案”。洪亮(張譯飾)、鄭雅萍(蔣欣飾)和李人駿(李光潔飾)三位檢察官臨危受命,接手調(diào)查。他們接到的案子表面上看只是普通的黑惡集團復查,但越查越離譜:原先被定罪的張文清根本不是主犯,真正的黑手卻安然無恙,甚至有人在背后操縱司法。于是,一場從“黑到白”的反轉(zhuǎn)調(diào)查開始了。這劇最狠的地方不是破案,而是“查自己人”。檢察官在查腐敗時發(fā)現(xiàn),辦案的人居然成了案子的一部分——有人徇私枉法、有人通風報信、有人拿權(quán)力當交易。這樣的情節(jié)太現(xiàn)實了,也太刺痛人了。
劇中最驚心動魄的,就是那條被重新翻出的“213槍擊案”。它像是整個反腐線的導火索,把隱藏在體制深處的污點一層層揭開。洪亮三人白天查卷宗、晚上跑現(xiàn)場,幾乎不眠不休。調(diào)查越深入,阻力越大,甚至有人暗中放話:“有些事別查太深。”而洪亮的回應只有一句——“法不能向不法讓步?!边@句話像釘子一樣扎在人心上,也代表了整部劇的精神內(nèi)核。
說到演員,《以法之名》的陣容真是“硬核”。張譯的穩(wěn)是出了名的,他的表演不靠怒吼、不靠煽情,眼神一沉,臺詞一拋,戲就穩(wěn)了。蔣欣飾演的檢察官鄭雅萍是另一種狠——外表冷靜,內(nèi)心燃燒。她那段在法庭上20秒連環(huán)質(zhì)問的臺詞片段在預告一出,網(wǎng)友就炸了,評論區(qū)全在刷:“所有獎杯都欠她一個?!倍罟鉂嶏椦莸臋z察長李人駿,則像是一把定心錨。他身上那種理性與溫度的平衡,讓整個檢察系統(tǒng)有了靈魂。三人同臺,幾乎可以說是國產(chǎn)法治劇的“鐵三角”。
這部劇的主題雖然是掃黑反腐,但它的鋒芒不在“打”,而在“照”。照出的是人性在權(quán)力面前的掙扎。有人選擇沉淪,有人選擇清醒;有人說“大家都這么干”,有人偏要說“不”?!兑苑ㄖ纷钪档梅Q道的地方,就是讓觀眾看到“法律的溫度”——它不是冷冰冰的條文,而是一群人用信念去點燃的光。
張譯演這類角色從不雷同。他的警察不只抓人,他的檢察官也不只是說教。每次他出場,總能演出一種“正義的疲憊感”——那種明知道前路難走、卻依舊咬牙前行的倔強。相比之下,《三大隊》的程兵像是在命運里掙扎,《狂飆》的安欣像是在泥沼里拔刀,而《以法之名》的洪亮,則是在體制中搏命。這三人像是同一個靈魂的不同階段——從執(zhí)著,到疲憊,再到覺醒。
有人說,《以法之名》是《人民的名義》和《狂飆》的“法律版接力”。確實,它延續(xù)了《人民的名義》的正義鋒芒,又繼承了《狂飆》的現(xiàn)實深度。不同的是,它沒有英雄光環(huán),只有普通人面對灰暗世界時那點死不服輸?shù)木髣艃骸K嵝延^眾,反腐不是口號,而是一場需要勇氣的長跑。
“破案專業(yè)戶”張譯這次換了陣地,卻依舊精準出擊。他不靠槍,也不靠拳頭,而是用法律的鋒利去劃破黑幕。《以法之名》里沒有奇跡,只有人心的選擇。正因為如此,它更真實,也更震撼。
有人說,現(xiàn)在觀眾看劇越來越挑,光靠劇情刺激不行,得有思想、有溫度?!兑苑ㄖ非『米龅搅诉@兩點。它讓觀眾在看戲的同時,思考什么才是底線,什么才是信仰。
或許,這就是張譯最厲害的地方——他演的不是角色,而是時代。他的每一個人物,都像一面鏡子,讓人看到自己面對不公時的態(tài)度。正義可能會遲到,但只要有人還在堅守,它就永遠不會缺席?!兑苑ㄖ?,其實說的正是這句話的另一種版本——法律的威嚴,不在制度,而在人心。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