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碟中諜8》:別罵了,好好告別吧
《碟中諜7》、《碟中諜8》不是屬于這個時代的電影了。
它在用最頂尖的電影技術(shù),講述上個時代的英雄敘事。
無所不能的黑客,插科打諢的問題專家,絕對信任的團隊關(guān)系,完美無瑕的個人英雄,一個或n個出現(xiàn)又離開的女人。
解密碼,拆炸彈,可以扮成任何人的人皮面具。
再天方夜譚的難題,總是可以被清晰明確的解決。
所有的這一切,都是屬于上個時代的敘事了。
在當(dāng)下,無論是觀眾,還是電影市場,都不再相信這一套敘事。
豆瓣一條短評更準(zhǔn)確:
“這是屬于經(jīng)濟上行期大家才相信的敘事。”
盡管《碟中諜8》也用力地增加了很多新東西。
比如充滿決策力、避免了世界大戰(zhàn)的女總統(tǒng)。
比如對世界格局的當(dāng)下性解讀。
但本質(zhì)上依舊是上個時代的陳舊電影。
除了前面說的那些碟中諜系列標(biāo)志性的、已經(jīng)過時的類型元素。
《碟中諜8》最大的問題是,缺乏節(jié)制。
170分鐘的時長,中間花了大量的時間通過對白、文戲,去營造政治驚悚感。
這和大家對《碟中諜》系列的預(yù)期是不符的。
為了增加信息量,一些人物關(guān)系的設(shè)計也是重復(fù)的。
戲份不輕的警察/FBI的角色,有好幾個。
團隊里的電腦高手盧瑟犧牲掉之后,為了劇情需要,又拉來一個新的電腦高手進來。
沒有黑客,故事就講不下去是嗎?
“螳螂女”扮演的女殺手一角,《碟中諜7》里身手極佳,和亨特打的有來有回。
《碟8》里增加了很多戲份,但戰(zhàn)斗力大降低,幾乎變成花瓶。
她最大作用可能就是拉了一個黑人小哥進團隊,確保了電影的政治正確。
這個角色明明可以寫的更加硬朗。
海莉扮演的神偷女,除了最后那一下神之手,全程也是沒什么作用的花瓶角色。
而把這些人物融合在一個夸張的故事里,分配好戲份,尤其要分配好角色的作用和功能,就難免會顯得拖沓。
很多戲純粹是為了讓某個角色顯得有用而設(shè)計的。
比如冰雪小屋里的大戰(zhàn),這場室內(nèi)槍戰(zhàn)戲亨特不在,所以,打斗不精彩,甚至可以說全程尬打。
盡管導(dǎo)演通過平行剪輯的方法,盡可能去增加敘事的豐富性,但解決不了詳略不得當(dāng)?shù)膯栴}。
還有一個大問題:反派的設(shè)計。
設(shè)計了一個堪稱無所不能的智能體,能控制所有國家的核武器,還能控制人的大腦。
這是個接近耍無賴的設(shè)計。
不是科幻,是玄幻。
而這個設(shè)計還是依托在全球化瓦解、大國撕裂的現(xiàn)實背景之下,所以就顯得更加滑稽。
當(dāng)然,我們都能看出來,這個智能體的隱喻是人和人之間、國和國之間越來越無法彌合的分裂和仇恨。
但隱喻再好,也彌補不了文本本身的兒戲。
反派的動機也有問題,他的目的似乎是利用智能體讓大國之間發(fā)生核戰(zhàn)爭,然后呢,他的訴求是什么呢?
毀滅世界也要有動機,不是嗎?
所以,《碟中諜8》所有的重點和賣點,都壓在了阿湯哥的拼命之上。
讓一個個體,去解決大國之間劍拔弩張的核戰(zhàn)爭危機,這本身就是一個童話故事。
而為了配上這個“童話故事”,只能“在不可能的戲份”上繼續(xù)加碼。
除了結(jié)尾繼續(xù)升級的實拍徒手扒飛機,碟8里最硬核的戲份,就是長達幾十分鐘的深海實拍。
這一段從技術(shù)上說,可能是影史水下實拍的巔峰水平。
可以對比一下《流浪地球2》里劉德華的那一段水下救援戲份,高出一個段位。
但亨特在深海去掉氧氣罩的行為,確實讓物理老師坐不住了。
電影最終還是“速激化”了,為了爽,基本現(xiàn)實邏輯都不要了。
雖然但是,看完電影最后的30分鐘,我還是不忍心太吐槽。
是的,我們不再相信這個人物,不再相信個人英雄能夠彌合撕裂的世界。
但電影在以唐吉坷德式的固執(zhí),去表達這種古典、樸素、陳舊的價值觀。
“不要被仇恨占據(jù)心智”的主題,不要做第一個按下紅色按鈕的人,這種看似政治正確的言論,其實是當(dāng)下最需要的。
我不知道《碟中諜》系列會不會完結(jié),但阿湯哥版本的碟中諜,應(yīng)該是最后一部了。
最后30分鐘,這個不合時宜的個人英雄開始對所有觀眾和這個世界告別。
亨特自己也意識到,他的敘事不合時宜了。
就像一個輕功高手在高速上面對洶涌的汽車,他不僅意識到自己老了,更意識到自己阻擋不了這個世界的滾滾洪流。
他的告別里,還夾雜著很多歉意——對曾經(jīng)他拯救世界過程中被犧牲的人,做了道歉。
這讓我感動。
就借這部古典英雄片,跟舊時代告?zhèn)€別吧。
也許不是他們落伍了,是這個時代變糟糕了。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