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讀者們,如果你感覺最近沒有收到我們的推送,可能是因為公眾號又調整了推送規(guī)則,導致推文沒有推到你們的跟前。請星標我們,或是多多給我們留言,點贊,人海茫茫,不要走散哦~
繼辛芷蕾于9月7日獲得威尼斯影后之后,9月26日電影圈又傳來一個好消息,演員舒淇憑借首部自編自導的電影《女孩》拿下第3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(jié)最佳導演獎。而此前,該片已入圍威尼斯電影節(jié)主競賽單元。
獲獎前,舒淇原本是計劃去米蘭時裝周看秀的,結果臨時被電影節(jié)主辦方召回,獲得了這個意外中的大大驚喜。
這個時間點也很巧妙,1976年4月出生的舒淇,在四十歲的尾聲拿到大獎,誰說不是迎接五十歲的最好禮物呢?讓我想起,在大約十五年前的品牌活動上見過舒淇,那時的她,給人的感覺是冰山美人,面對媒體的鏡頭很緊繃。而眼下,她不僅以“松弛感”出圈,還成功轉型導演,從“緊繃”到“松弛”,中女舒淇越來越有魅力,而這個獎似乎也在說:舒淇,這次終于是你了。
撰文 | coralsky
編輯|晨仔
其實對于舒淇獲獎,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“什么,舒淇竟然當導演拍電影了”,然后才是對于“舒淇拿獎了”的驚呼。我自詡比較關注娛樂圈動態(tài),但也是通過拿獎新聞才知道舒淇已經開始做導演了。
● 舒淇導演電影《女孩》。
《女孩》故事的開始時間設定在1988年的臺灣基隆,女主角林小麗生長在一個氛圍壓抑的家庭中,父親酗酒并家暴,母親遭受到家庭暴力后又會拿小麗出氣,讓她每天都在提心吊膽和痛苦不堪中度過。直到遇到前桌李莉莉,她的生活才開始出現(xiàn)一絲陽光與生機,并開始發(fā)生改變。
如果你了解舒淇的青少年時期經歷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林小麗就是舒淇本人的投射,這是一部帶有強烈自傳色彩的影片。
在女性題材影片中,家暴是頻繁出現(xiàn)的主題,不過,《女孩》是舒淇以親身經歷改編,又以親歷者的視角進行拍攝,將焦點投向了在家暴中長大的孩子,并對這種狀況下的母女關系做以探討,令影片具有了特別的維度。
● 舒淇 X Vogue,被看見的女孩——第三篇章:「海平面下的涌動」。
很巧合的是,9月28日,演員趙簫泓(趙曉紅) 憑借作品《監(jiān)獄來的媽媽》亦于第73屆圣塞巴斯蒂安電影節(jié)勇奪最佳主角銀貝殼獎。影片根據(jù)她的真實經歷改編——因反抗家暴過失殺夫入獄十年,出獄后,她努力與家人達成諒解,彌補親情,最后與婆婆及兒子共同出演此片,她本人首次出演電影便拿獎,也是很有表演天分。
而舒淇與趙簫泓的經歷在某種程度上也在彼此印證,只要家庭暴力還存在于我們的身邊,通過創(chuàng)作發(fā)聲就有意義。舒淇自己則說,她拍這部電影,并不是想療愈自己,而是想鼓勵那些心里有傷的女孩們,“能勇敢走出美好的未來”。
● 趙簫泓在第73屆圣塞巴斯蒂安電影節(jié)榮獲最佳主角銀貝殼獎的獲獎感言。
回到片子本身,據(jù)一些先行看過此片的觀眾反饋,很多評價認為片子拍得足夠細膩真誠,也有一些觀點認為中規(guī)中矩,不過,大都對于舒淇第一次執(zhí)導電影完成度就如此之高做出了肯定。甚至有網友說,“這絕對是天賦型選手跨界即巔峰的現(xiàn)實寫照”。
在頒獎典禮上,舒淇特別感謝了導演侯孝賢,并表示沒有侯導,就沒有這部電影。實際上,早在2011年她就有了創(chuàng)作劇本的想法,侯導知道后問她想不想當導演,讓她心里有了萌芽。2013年,在拍攝《刺客聶隱娘》的現(xiàn)場,侯導又問她是否已準備好去拍電影,并鼓勵她說“寫你最熟悉、最想說的東西”,這便是《女孩》的由來。
● 《女孩》。
近十年的時間里,舒淇對劇本進行了多次的推翻、重寫。直到2023年威尼斯電影節(jié),這一屆的討論特別激烈,讓舒淇突然意識到“如果現(xiàn)在不開始拍自己的電影,可能就再也沒機會了”。電影節(jié)結束后,她直接開車去了米蘭,把自己關在酒店里閉門寫稿,在13天內一氣呵成,完成劇本的最終修改。
2024年8月,《女孩》正式開機,并于9月底殺青。影片不僅使用了侯孝賢電影拍攝班底,還在片中以特別場景向導演致敬,在一些鏡頭的運用上也能看到侯孝賢式風格。也許,這也是舒淇對于這位恩師的一種最真誠的致謝方式。
● 舒淇《女孩》劇場工作照。
從影片中的林小麗到現(xiàn)實中的舒淇,縱觀她的人生,那些決定著她人生的重要時刻,細究起來都與她的童年家庭境遇是分不開的。也不難理解,至今,在談論起原生家庭時,她到激動處仍舊會流淚滿面。
她的成名,也有著特定時代的印記。在那個時候,一個出生于底層、因為貧困沒法讀書的女孩,想要徹底改變命運,以美貌作為資本可能是唯一的通道。
1976年4月16日,舒淇出生在臺灣一個貧寒之家,原名林立慧,下面還有個弟弟。她的父親是個普通職員,酗酒且脾氣不好,奉行“打罵教育”,母親是家庭主婦,生下她時只有18歲,自己剛剛成年,更不懂教育小孩。
● 童年時期的舒淇和弟弟。
小時候的舒淇經常挨打挨罵,以至于她聽到父親的摩托車聲音都會感覺十分恐懼。到了中學時期,因為家境困難無法再繼續(xù)讀書,也是為了逃避打罵,十五六歲的她毅然決定離家出走,靠打零工為生。
生長在這樣的家庭里,可以說是一種不幸運的事情,不過,這反而磨練出了舒淇野草般堅韌的性格,也為她后來的人生選擇埋下了伏筆。
憑借一張頗具野性美的臉,舒淇沒過兩年就被星探發(fā)掘做了模特。此后,在需要金錢、成名加年少無知、面臨高額違約金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,還不到19歲的舒淇便已拍攝了成人寫真,還接拍了三級片,這一系列動作果然引起了圈內的關注。
● 舒淇早年寫真。
命運的轉折點發(fā)生在1996年,舒淇赴港發(fā)展,投奔經紀人文雋。在人生地不熟的香港發(fā)展,其難度可想而知,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是繼續(xù)脫。在王晶的推薦下,舒淇連續(xù)出演幾部三級片,一舉成名。
此時,港片正值黃金發(fā)展時期,三級片也擁有很大的市場,香港很多著名演員,無論男女,都拍攝過三級片。張國榮甚至說過:“演員想演戲都要經過三級片這道坎”。
機會就這么來了,在拍攝中,王晶敏銳地覺察到她的演藝天分,把她介紹給導演爾冬升,她也因此有機會參演電影《色情男女》,而男主正是張國榮。
● 電影《色情男女》。
這是一部講述三級片導演的片子,劇中的一句臺詞就是舒淇本人的真實寫照,“我其實并不想拍這樣的戲,可是我要錢,要生存,心里又有很多夢想在躍躍欲試”。
正是憑借在此片中的優(yōu)秀演出,在1997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,舒淇一舉斬獲最佳女配角與最佳新人兩項大獎,這時她只有21歲,到香港才一年。
這個時期,舒淇很拼,努力學粵語,拼命拍片,勤奮而高產,家人始終是她放不下的情結,她不止一次表示過“我要拍戲,我要賺錢,我要賺好多好多好多的錢回去,讓我爸和我媽過得好一點”。
● 少女時期的舒淇。
盡管已經成名,但是之前出演大尺度影片所帶來的輿論壓力,始終伴隨著她,也因此誕生了她的名言:“我一定要把脫掉的衣服,一件一件穿回來”。
如果說,最先發(fā)現(xiàn)舒淇演技天分的是王晶,那么讓她成為一名優(yōu)秀演員的,則是導演侯孝賢。他發(fā)現(xiàn)了她身上那種珍貴而特別的演員特質,教會她怎么演戲,而舒淇的領悟能力也很強,也奉獻出自己人生中的表演高光時刻。
2001年,二人首次合作的《千禧曼波》便獲得第54屆戛納電影節(jié)金棕櫚獎提名,自此,她成為侯導的靈感繆斯,侯導則成為她一生的恩師。
● 舒淇《千禧曼波》。
2005年,憑借出演侯孝賢導演的《最好的時光》,舒淇一舉奪得第4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,這也是她第一個最佳女主角大獎。
這一年,舒淇也才30歲,在香港摸爬滾打十年,她不僅正如自己發(fā)誓那樣,一件件穿回了本屬于自己的衣服,還戴上了影后桂冠,演繹了由草根逆襲為大明星的現(xiàn)實版劇情。
● 第42屆金馬獎,見證舒淇“最好的時光”。
2000年上映的《臥虎藏龍》是華語電影里程碑式的作品,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導演李安最初鎖定的玉嬌龍演員,是舒淇。
至于為什么沒演,還是很久以后由王晶道出了原因——那時舒淇經濟拮據(jù),還要幫母親還巨額債務,而《臥虎藏龍》的準備及拍攝期長達一年半,期間不能接其他戲。權衡之下,舒淇放棄了這個機會??梢?,出道已有幾年的舒淇,仍舊困窘。其實,她完全有輕松、可以走捷徑的方式——嫁入豪門,當年港臺也確實流行女星嫁富商的婚姻模式。
但舒淇就是那么倔強的一個人,底層爬上來的她習慣了靠自己打拼,而不是靠男人,她的幾段戀情亦是不愛財,只愛才,沒有與富商的緋聞,只愛文藝型男,在當時可謂是一股清流。
縱觀她的感情史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她喜歡的男性就一個標準:有才華,長得帥。
● 舒淇和黎明。
第一段(緋聞)戀情,可能很多80后都還有印象,當時也是傳得轟轟烈烈。1998年左右,她與四大天王中最具文藝氣質的黎明,因合作《玻璃之城》傳出相戀的消息。之所以加“緋聞”二字,是因為兩個人幾乎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這段感情。
這是一段長達七年的地下戀情,因為黎明“天王”的身份,舒淇付出了很多,最后還是因為男方父親不接受舒淇的出身,不同意二人結婚而終結。為此,舒淇在一段時間內還患上了抑郁癥。而數(shù)年后,黎明娶了有“小舒淇”之稱的模特樂基兒,不禁令人唏噓。
第二任緋聞男友是張震,是在2005年《最好的時光》的拍攝中,二人關系親密,被猜測是在談戀愛。舒淇甚至說過,如果張震愿意娶,她也愿意嫁??上щp方仍然從未正面承認過這段戀情。最后,又同樣是張震的父親表示,舒淇不會成為她的兒媳。
● 舒淇和張震出演電影《最好的時光》。
這個緋聞隨著張震在2013年與圈外女友結婚而煙消云散。不過,在2015年《刺客聶隱娘》的發(fā)布會上,在張震介紹了影片是圍繞著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愛情故事之后,舒淇曾笑著接話說,那你還不是娶了別人。個中意味,值得揣摩。
這期間還穿插著一些不那么著名的緋聞戀情,大抵無疾而終。不過,在為這些少年時命運所饋贈的標好價格的“禮物”買單之后,屬于她的幸福終于到來。
2016年9月,突然傳出來舒淇和馮德倫結婚的消息,我記得當時朋友圈都炸翻了,都在驚呼“太配了”,因為,他們在布拉格拍街頭拍的婚紗照是如此甜蜜,幸福感完全掩飾不住。
● 舒淇和馮德倫的婚紗照,溢出屏幕的幸福。
其實二人在1998年拍攝《美少年之戀》時就認識了,期間曾有戀愛傳聞,但兩人堅稱是多年好友。
和最了解自己的朋友結婚,看起來確實是很好的選擇。當時間進入2016年,人們也變得更加包容、接受度更強了。在網絡上隨處可見對舒淇的祝福。
此刻的舒淇,剛進入四十歲,經濟獨立,作品滿載,愛情圓滿。而她還在醞釀著一個更大的計劃。
婚后的舒淇,繁忙依舊。在釜山奪得最佳導演獎時,她是這樣向先生馮德倫致謝,“感謝一直非常支持和包容我的先生,謝謝他娶了一個不常常在家的女人?!?/strong>
● 舒淇憑《女孩》斬獲釜山電影節(jié)最佳導演獎。
與她同時代的港臺女影星,要么息影沉寂,要么是退居二線或出演一些配角或綜藝,像舒淇一樣,出道三十年,仍舊能夠在電影界擔綱女主的,好像還真想不出來有誰——即便是將范圍擴大到華語娛樂圈,也沒有幾位。
不由得令人感慨,這旺盛而可怕的藝術生命力??!正因為是草根出身,她知道每一個機會都來之不易,也非常珍視眼下的每一段工作。
也許,我們往往樂道于舒淇非一般的人生經歷,卻忽略了她也是非常努力的一個人。
● 電影《刺客聶隱娘》片段。
初出道時的她,才來香港幾個月,就已經可以在電影中全程說粵語,工作強度也一直是圈里最高的層級;成名之后,她也仍舊認真、執(zhí)著,比如拍攝聶隱娘的時候,她會看很多古書以了解那個時代的特征,會不斷揣摩俠女走路的姿勢以及諸如此類的細節(jié)。
這種努力,還包括對于工作的專注,高調做事,低調做人。舒淇不是流量花,卻具有流量花的“腥風血雨”體質——曾因一句話而一度刪除所有微博,但她懂得收斂自己的明星屬性,也鮮少出現(xiàn)在熱搜和媒體上,只用作品說話。
以及自律,四十九歲的舒淇仍舊保持著很好的身材,皮膚仍舊緊致——她體重常年在90斤左右,日常食譜是水煮菜,多年不變。出現(xiàn)在公眾眼前的她,永遠是充滿著活力。
● 永遠充滿活力、青春洋溢的少女舒淇。
這種努力,讓舒淇似乎沒有年齡焦慮,因為已經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做到最好,剩下的就交給命運。所以,最近幾年的舒淇,愈發(fā)松弛——這是一種經過三十年多的拼搏得來的一種收放自如的感覺,這種獨一份的松弛感,獨屬于她。
還有坦誠,以及坦然,她從來不逃避談論關于剛成年時的選擇,坦承自己年少不經事,但也接納自己的過去,如今對此也已釋然。
這些因年歲漸長沉淀出的坦誠與坦然,也令她從冰美人變成現(xiàn)在那個自信豁達、從骨子散發(fā)出自在感的中女舒淇。經歷過起起伏伏、千錘百煉的過往,開始收獲人生最飽滿的果實。
● 電影《刺客聶隱娘》。
不僅如此,舒淇還擁有洞察力,在四十出頭,在一個同齡女演員面臨無戲可演、或者是演媽媽的尷尬階段,她就已經為轉型導演之路做準備了,盡管這花費了她近十年時間,但是它終于來了。
原來我們都沒意識到,早在二三十年前,舒淇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獨立女性。這次,她也選擇以作品表達自己,為女性發(fā)聲。
在即將邁入五十歲的前一年,她收到了人生中最好的禮物之一——成為一名導演,拿了大獎。而《女孩》僅僅是舒淇人生后半場的開始。
● 舒淇 X 時尚COSMO,一組流光溢彩且神秘感十足的寫真。
本文作者: coralsky,前時尚雜志編輯,現(xiàn)蟄居魔都,寫過很多文字仍未覺厭倦,并對任何事物都持有好奇心。搖滾樂迷,日本文化控,展覽愛好者……煩惱是興趣太多時間太少。
本文配圖均來源于網絡,版權屬于原作者。
Read More
好好虛度時光
更美,更自由的可能
公眾號|視頻號|微博|豆瓣|荔枝FM|小紅書
搜索:好好虛度時光
應聘撰稿人請發(fā)送“應聘”至后臺
最新資訊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