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劇《紅樓夢》加入駐場隊列!20場名家“盲盒”演出情定宛平劇院
秋天的戲曲演出市場尤為鬧猛,昨天天蟾逸夫舞臺剛剛官宣京昆演出季,今天上海越劇院就在宛平劇院發(fā)布了越劇《紅樓夢》的駐場演出計劃。萬千戲迷心中的經(jīng)典即將于9月29日開啟首輪演出,越劇名家錢惠麗、單仰萍、方亞芬、王志萍都將加入“駐場版”豪華陣容。
圖說:越劇《紅樓夢》海報
豪華陣容齊聚“紅樓”
從金秋到明年開春,越劇《紅樓夢》將在國慶檔、春節(jié)檔等多個熱門演出時段在宛平劇院進行駐場演出,首輪演出20場。駐場版本有徐王版,有尹袁版,除了錢惠麗、單仰萍、方亞芬、王志萍、陳穎、黃慧等一眾名家,新晉中生代越劇演員楊婷娜、吳群、鄧華蔚、王清,還有王婉娜、俞果等新生代亮相。不同流派版本將以“盲盒”形式上演,名家新秀也將誕生多樣的寶黛釵組合,形成觀劇熱點。
今天,首輪演出陣容的6位寶玉、10位黛玉、4位賈母、3位王熙鳳、5位薛寶釵、5位賈政,齊齊亮相。部分節(jié)慶日的演出還有彩蛋揭曉,包括但不限于跨院團名家加盟、反串演出等等,觀眾可一飽眼福。發(fā)布會現(xiàn)場也打造成沉浸式的“寶黛讀西廂”場景,落紅滿地,別具匠心。
宛平劇院總經(jīng)理夏天表示:“看地方戲,到宛平。黃金一代明星和杰出青年藝術家搭檔,必將鑄就宛平舞臺上的紅樓經(jīng)典演繹和新時代的紅樓佳話。所以,宛平也愿意拿出好時段、好檔期、好資源、配套一系列好活動、好策劃,全力助力《紅樓夢》駐演?!?/p>
圖說:越劇《紅樓夢》主創(chuàng)
越劇回歸駐演傳統(tǒng)
1958年,由上海越劇院創(chuàng)排的越劇《紅樓夢》首演于上海共舞臺,自此開啟了63年傳奇而燦爛的戲曲藝術歷程。在1958年2月18日至3月31日首期公演中,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里,《紅樓夢》演出了54場,觀看人數(shù)達86343人次。此后,該劇便像旋風一樣,席卷海內(nèi)外。國內(nèi)西至新疆,東到江浙滬,南至香港、兩廣、海南,北到東三省,海外包括法國、日本、越南、朝鮮等國家,都留下了它的音韻。這也讓越劇《紅樓夢》成了中國演出場次最多、累積票房最多的戲曲劇目之一。
此次《紅樓夢》重新開啟駐場演出,既是戲曲觀劇傳統(tǒng)的回歸與經(jīng)典劇目的傳承,也是上海越劇走進新時代、擁抱新觀眾、煥發(fā)新活力,從而為戲曲經(jīng)典賦能的全新契機。上海越劇院院長梁弘鈞說,越劇《紅樓夢》歷經(jīng)63載的風雨歷程,已不僅是一部經(jīng)典越劇,更是成為一個“以海派文化為基,以江南文化為魂”的文化符號,是民族文化瑰寶。越傳統(tǒng),越潮流;越經(jīng)典,越具有吸引力,明年,上越將以演藝大世界為圓心,在全市各類劇場推出包括《紅樓夢》《梁祝》《西廂記》等眾多劇目在內(nèi)的近140場越劇演出。
此次駐場演出將一直持續(xù)到明年2月27日,演出季期間,上越將以宛平劇院的空間為主,以《紅樓夢》主題為核心元素,開發(fā)各類傳統(tǒng)文化、國風系列越劇親子及美育類活動,使之成為以越劇元素為主體的線下傳統(tǒng)文化展示傳播平臺。上越還將聯(lián)手豫園策劃推出沉浸式《紅樓夢》演出,在豫園商城打造整體游園式觀演體驗,聯(lián)手多家百年老字號勾畫出東方美學生活圖景。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