輕喜劇風(fēng)格下的成長與生活拼圖
作者:夏海燕
電視劇《致1999年的自己》打開了四個世界:小孩、女人、男人和他們背后的整個時代。1999年的上海,一群在弄堂里長大的孩子,肖涵、錢佳玥、柳婉晴、張揚(yáng)、陳末、常無忌帶著滿屏的青春氣息一個個精彩亮相。那些青春歲月里的傲嬌、敏感、青澀、傷感、倔強(qiáng)、自尊、失落、自卑、幸福直抵觀眾內(nèi)心。相似的少年時光,差不多的青春懵懂,皆在記憶中復(fù)活了。
《致1999年的自己》劇照
幾個孩子都有各自的不易,肖涵失去了父親,靠母親打工貼補(bǔ)家用;毛頭雖有媽媽卻幾近于無,吃百家飯長大;陳末的父親嚴(yán)厲有余溫情不足,動輒說教挑刺;常無忌的爹媽沉迷打麻將,對兒子漠不關(guān)心;佳玥和婉晴的家庭還算幸福,但也有一些青春期的煩惱,比如日記被偷看、身材微微發(fā)胖。
木蘇里說,“少年的心動,是仲夏夜的荒原,割不完燒不盡,長風(fēng)一吹,野草就連了天?!蹦泻⑴兊那楦邪l(fā)了芽,在春天瘋長。毛頭喜歡佳玥,佳玥暗戀肖涵,肖涵中意陳末,無忌愛慕佳玥,婉晴對陸垚有意,陳末因珍視友情選擇掩藏情感,故意疏離了肖涵……懵懂生澀的情感,剪不斷,理還亂。
與初戀的相遇,仿佛一束光照進(jìn)了男孩女孩陰郁的內(nèi)心。肖涵是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好學(xué)生,但活得略有些沉重,當(dāng)他碰到了野性、勇敢、靈動的陳末,欣賞愛慕的眼神再也無法移開;佳玥讀不懂自己的感情,把對肖涵的欣賞和崇拜當(dāng)成了愛情……一群青春期的小孩,因?yàn)閻鄱兊糜赂?,也因?yàn)橛亚槎t疑。
該劇以秀娥、阿佩、愛萍、芳芳為代表,溫情細(xì)膩地刻畫出了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內(nèi)心世界。一個每天需要站十二小時的柜臺,一個守著自己的餛飩店起早貪黑,一個白天在餛飩店幫忙晚上又去別家當(dāng)保姆,一個衣食無憂卻缺少溫暖和陪伴。四個中年女人既關(guān)注對方的繁花與明媚,也接受對方的淤泥與破碎。她們嘰嘰喳喳湊到一處,八卦、計較、擠兌、互貶、互捧,毫不耽誤彼此相親相愛。這樣帶著煙火氣的友情真實(shí)而動人。
秀娥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角色。演員倪虹潔把這個帶著糯米嗲、嘰嘰喳喳、神神叨叨的女人,演繹得傳神又有趣。她會偷看女兒的日記,翻看女兒垃圾桶里的字條,會不分場合地花式夸娃;她有點(diǎn)小虛榮小嘚瑟,帶點(diǎn)小心思小傲嬌,自備大嗓門喇叭腔,可善良仗義是她的底色。盡管她也因受委屈而離家出走,可是丈夫的幾句暖語和禮物,女兒的一把大白兔奶糖,便能將她治愈。她外表張牙舞爪,內(nèi)心清澈純凈,是個令人過目不忘的角色。
當(dāng)然,劇中以獨(dú)特的視角與豐富的情感,塑造了多個性格各異的男士形象。愛跳舞、時常貶損老婆的柳松明,喜劇感超強(qiáng)的張啟明,自視甚高對妻女居高臨下的陳彭宇,不顧自己辛勞全方位寵妻的錢康。楊皓宇扮演的張啟明,頗具喜感,平時吊兒郎當(dāng),但面對董潔飾演的“愛萍”,立馬化身“純愛戰(zhàn)士”。公開戀情后的張啟明更像個開了屏的孔雀,令人捧腹。盡管“小赤佬”是他的口頭禪,盡管對兒子的教育簡單粗暴,但在嘻嘻哈哈的外表下,潛藏著他受盡委屈后的絕地反擊。
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(jīng)人事的潔白交換長大的勇氣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要面對的命題。流逝的時光、漸行漸遠(yuǎn)的背影、離開的親人,都是生活中悲涼的瞬間,《致1999年的自己》沒有用苦難和眼淚去表達(dá)對生活的理解,“昨日之深淵,今日之淺談”,反倒是用輕喜劇的風(fēng)格化解了生活的不易和悲傷。尼采說:“我求我的智慧,在這干旱中不要變得吝嗇,自己滿溢,自己降露,自己做焦枯荒野上的雨。”劇中的人物大多身處底層,但他們奔跑時急促的喘息、疲憊時心碎的聲音、遲疑后終究響起的腳步聲,都值得被聽見、被肯定。
這部劇的臺詞接地氣,有喜感,嘎嘣脆。但是,同質(zhì)化的內(nèi)容,略顯拖沓的劇情,也是這部劇暴露出的突出問題。(夏海燕)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